返回新闻列表

深化合作 共谋发展 | 园区与中铁建港航局、省环科院、山东明通环境考察团达成战略合作意向

发布时间:2025-03-04 11:57

2月28日,青岛领军新型建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于海平与中铁建港航局、山东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及山东明通环境前往莱西循环经济产业园、中铁建港航局北方蓝色海洋经济科研生产基地项目围绕固废资源化利用技术应用情况进行考察交流,就各方未来合作方向展开深入探讨,并达成初步战略合作意向。


据悉,青岛领军新型建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于海平同时任山东领军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青岛莱西循环经济产业园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兼总经理、莱西市政协常委等职务。

图片1.png

在莱西循环经济产业园,考察团参观了园区展厅、重点工艺车间及“大掺量固废路面基层关键技术”工程示范试验段,对园区在固废高值化利用、绿色建材生产、产业链综合运营等方面的最新成果给予高度关注。来访专家一致认为,莱西循环经济产业园在固废资源化利用和绿色建材全产业链构建方面的创新突破,不仅为固废处理技术的产业化提供了坚实的支撑,有效缓解了“固废围城”的困境,更为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强劲的绿色动力。园区的技术与产业化进程,不仅在环保领域开辟了新的发展空间,也为推动绿色经济转型和高质量发展树立了行业标杆。

图片2.png

图片3.png

于海平指出,莱西循环经济产业园正处于一个关键发展期,二期项目的落位将为固废资源化利用带来更多实质性的突破。通过整合政府、企业、科研机构和市场资源,园区将打造一个协同创新的平台,推动技术革新、标准形成以及市场应用的不断升级。

图片4.png

在北方蓝色海洋经济科研生产基地项目,考察团深入了解该基地在海洋经济领域的战略定位及前沿技术研发情况。该基地位于海阳市留格庄镇,总投资约12.3亿元,主要服务于海洋及临海工程建设。依托中铁建港航局在水工施工和海上风电领域的丰富经验,致力于打造集科研、生产与技术服务于一体的综合创新平台,重点探索海上港航建设、绿色能源利用和海洋环境保护等领域的协同发展。

图片5.png

于海平在考察中表示:中铁建港航局凭借其在港航建设、公路桥梁和海上风电等领域的深厚实力,为海洋工程的绿色转型提供了重要支撑。莱西循环经济产业园一直致力于固废资源化利用,希望未来能够与中铁建港航局进一步加强合作,将园区的固废高值化利用技术应用于海洋工程建设中,探索固废在海工建材、新型环保材料等领域的深度融合,共同推动固废利用新技术、新工艺的工程化、产业化落地。

中铁建港航局公司副总经理、总经济师田野对莱西循环经济产业园在循环经济领域的创新实践给予了高度认可。他表示,园区在固废资源化利用上的探索不仅契合国家绿色发展战略,也为行业提供了全新的思路。期待加速合作机制落地,构建优势互补、协同共赢的产业生态,共同推动固废高值化利用的新模式,助力循环经济迈向更高水平。

图片6.png

各方一致认为,当前正值国家“双碳”战略和绿色发展政策深入实施之际,通过跨部门、跨行业的协同合作,固废利用行业将迎来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中铁建港航局集团凭借“港航建设与运维”、“公路及特大型桥梁”以及“海上风电”三大品牌,在水工施工领域具有深厚实力。集团山东经营部常务副经理黄李民就建材实际应用展开了深入探讨,他表示海洋经济发展应与先进环保技术结合,固废资源在海工建材领域也有创新应用空间,期待与莱西循环经济产业园共同推动环保建材的规模化发展。

山东省环境科学研究院副院长马涛指出,作为省内最大的环保专业科研院所,省环科院在固废处理和环境治理方面具备雄厚的技术储备和研究优势。他表示,研究院愿充分发挥智库作用,在环保治理、试点合作等方面与园区加强协作,共同推动固废资源化技术的升级和落地应用,为行业提供可复制的示范经验。

山东明通环境董事长马连涛表示,公司在工业固危废综合利用及利废新材料研发方面处于行业领先水平,能够有效解决当前环境制约产业发展的难点问题。他期待未来能与莱西循环经济产业园在固废利用全产业链构建等领域展开更深层次的合作,打通技术与市场的连接点,共同推动绿色经济发展,实现环保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图片7.png

各方高度评价了园区在固废再生利用和循环经济领域的技术研发、产业布局及运营理念,并希望在装备升级、资源整合和产业运营等方面与园区深化合作。各方将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省环科院在固废资源和环境保护领域的技术支持,中铁建港航局作为央企的规模和实力,山东明通环境在设备研发方面的技术优势,以及园区在技术创新和产业运营中的综合优势。各方将形成战略合作,尽快落地项目公司,打造全国可复制、推广的示范项目,为环保和循环经济树立标杆。


下一步,园区将与中铁建港航局、省环科院、山东明通环境围绕技术研发、装备升级、产业运营等方面展开紧密合作,推动固废资源的高效利用。在“双碳”战略的关键落实期,莱西循环经济产业园将继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积极开放合作,携手各方力量,探索固废利用的新模式、新路径,完善固废利用产业链,为绿色经济和环保产业的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